Q:
我很喜歡去上歐林系列的講座, 每次冥想, 都有很好的感覺 , 也因此會在早上起來的時候, 嘗試自己靜心一下, 不容易就是了。請問, 你靜心的時候會放一些音樂等聲音嗎 ? 我覺得講座中老師的帶領(老師都鼓勵我們錄音) , 最能幫助我靜下來。我應該追求沒有聲音的帶領, 而能自己靜心的方式嗎 ?
另外, 最近也開始看賽斯的書, 喔, 真的喜歡。那種邏輯感,好像讓左腦也能得到滿足。不同於歐林的系列, 歐林的書讓我覺得溫暖, 而且每次有一些強烈的情緒, 不管是特別興奮或者是疑惑不安時, 總覺得隨手一翻<喜悅之道>, 就可以得到相呼應的字句。當然, 我也想, 這是一種心理的作用。也就是說, 當我因為各種情緒而感知強烈的時候, 對任何訊息, 都比較容易有反應。
其實,我很享受所謂的"神秘經驗", 但是, 又不斷要挑戰這些經驗的"真實性"。就如同我上面說的, 是真的高靈對我的呼應 ? 還是一種人的心理的作用 ? 就像我對於"桃樂市"是否真實存在 , 一直覺得迷惑不解。
我一個朋友最近迷上了精靈卡。凡事都要拿來占上一占, 單就感情的問題來說, 關於mr.right甚麼時候出現, 她有了三種不同的答案。所以我挺迷惑,人真的可以相信感應得來的訊息嗎 ? 雖然我不懷疑像珍.羅伯茲和賽斯一起創作的"神秘經驗", 但真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高靈or高頻能量的幫助嗎 ?
最近上課/靜心的結果, 我覺得是很好的, 它讓我更安靜 / 更平靜喜悅 / 對人更有耐心,但我還是很想知道 : 所謂的高靈/高頻率, 會不會是一種" 修為心 " 的技術 ? 還是,祂是真實存在的?
A:
不如這樣問吧。什麼是“真實存在”?
人類基本上是以感官來羅織“現實“,也就是所謂的“眼見為憑“。矛盾的是,我們也知道,人類的感官是非常有限的工具。
佛陀說,他在水杯裡看見八萬四千個生命,當時的人莫不駭然,但今天我們知道那不過就是微生物罷了。
這就是感官。當某些人的感官超越了極限,我們就說這是“奇蹟““魔法““神秘“,但我們忘了這只是以感官現實為基礎的觀點。如果不以感官現實為現實,這裡其實什麼“神奇”也沒有,就如同妳對一杯自來水裡的大腸桿菌深信不疑。
不以感官現實為現實,那麼什麼才是真實存在?
其實,在妳的身上,只有一個部分超越了妳的感官,就是妳的心。
但就這個部分,可以讓妳也成為佛陀。
如果妳有聽過量子力學,妳就會知道最終極的物理學,最後都變成神學。因為物理研究得越深入,就越顯現“現實”的不可靠。
因為當他們以科技的極限將物質切到了最細微的單位,卻發現裡面是空的。物質的最小成分不是物質。是能量。
E=MC^2。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。所以,物質其實是能量與光的結合。光,就是意識,就是妳的心。
是的,靜心,確實是“修為心”的技術。但為什麼要修心?因為“心”是“真實存在”,而且比感官現實更真實。
“心”是現實的主宰。意思是說,妳所謂的真實存在,是由妳的心決定的。再白話一點,妳的心認為妳眼前有一杯咖啡,就真的有一杯咖啡在妳的眼前;反之,妳的心不這麼認為的話,妳眼前就算有一百杯咖啡,妳一杯也看不見。
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突然找到幾百年前就弄丟的耳環,而且往往是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找到。然後還要自怨自艾地說,真是怪了,怎麼就在眼前這麼久,卻怎麼都沒看見。
是妳的心看不見。
心,意識,是個很大的東西。
有多大呢?我聽過一個我最喜歡的解釋,他說,意識,就是表意識+潛意識+無意識。表意識,這不用解釋,現在能說能聽能想能感的,體驗於當下的,就是表意識;潛意識呢?潛意識其實是妳從出生到此刻所有體驗的總和。妳記得也好,不記得也好,妳有體驗,它就會納入妳的潛意識。無意識呢?無意識是自有人類以來所有體驗的總和。所以妳的前世,妳的祖先,所有與妳有關與妳無關的,全都納存於妳的意識!
讓我們回頭看看“靜心““觀想“這類法門。
靜心,現在妳知道了,要靜的不只是表意識,而是整個“心”。做為一個人類,我們不太容易去發掘到潛意識、無意識,所以透過表意識的沈靜,進一步去體驗我們的潛意識、無意識,以至於能夠相信“意識”,到了這一刻,心想事成也就不是什麼讓你驚訝詫異之事了。
做為一個人類,其實光是靠“靜心”,也還是很難去看到潛意識跟無意識。因為成為人類的基本條件,就是必須帶著「我執」。有著「我執」,呱呱落地的那刻才能開始第一口呼吸,但也因為我執,我們會一直留在表意識,留在人間,留在七情六慾、喜怒哀樂。
佛佗的觀點,認為七情六慾、喜怒哀樂,就是人的苦的根源。既有「樂」,怎麼會苦?其實祂說的苦,不是我們平常所認知的那個苦。祂說的苦,指的是「靈性的苦」,也就是無法回到那個「廣袤無邊的意識」的苦。因為我執的運作,就是不斷阻止你回到真正的那個心。
於是,有佛,有菩薩,一個高於你的力量,協助你,讓你能夠回到真正的意識裡面去。
於是,有神,有父,有耶穌,有高靈,有高我,有了「老天爺」。
在靜心的過程裡,人們會體驗到那個「高於你的力量」,並且與其連結。在這個連結裡,人們會進一步體驗到自在、滿足、喜悅,體驗到「光」與「愛」。這些“神秘經驗”,其實並不神秘,因為它們原本就是“意識”的一部份。
是的,表意識、潛意識、無意識,現在再加上超越"人類所有體驗"的部份,也就是高層心靈。
從表意識,到潛意識、無意識,甚至體驗高層的意識,這個過程,我們稱為「醒覺」。靜心只是ㄧ個工具,它的目的是醒覺。工具有很多,靜心只是其中一種。佛教的禪坐,天主教的祈禱,印度教的瑜珈,阿瑪巴觀的合一靜心、奧修的動態靜心、知見心理學的結合、下載、奇蹟課程、歐林、賽斯書、甚至你上到一半的基本課程,都是工具。
目的是醒覺,或說「覺醒」。醒覺你的我執,醒覺你的表意識、潛意識、無意識,醒覺高層的意識。醒覺的路一直往前走,最後會醒覺到「真正的我是誰」。這個過程,看起來是往前走,但也是往自己內在的真心、真我靠近,我們也稱作「回家」。一旦到了某一刻,你穿越了表意識、潛意識、無意識,真正憶起你的心,那等同於全部意識的真心,原來的模樣是遠大於無窮浩瀚的宇宙,憶起你真正的身份並不只限於現在這個「人」,你就是神,你就是光,你就是愛,「即心即佛」,那個狀態就稱為「開悟」。
什麼是「觀想」?現在你知道了,你的心是唯一可以超越你的感官現實的部分。心是如何超越的呢?簡單講,就是「想象力」。想像力聽起來好像是「假的」。可是現在你知道了,所謂的「假」,其實是我執堅持要留在感官現實,所以我們會自然而然以其為假。從“意識”的觀點來看,「感官現實」才是假的。人生如夢,不,人生就是一場夢。從意識的觀點來看,晚上做夢,搞不好都比白天遇到的現實更真實,更接近心的真相。
於是,運用想像力,讓我們可以進一步去體驗"意識",這就是觀想。
所以,「事實」不是「真相」。
我們所謂的「事實」「現實」,是我們的感官得回的資訊,經過理性的處理,排列成合乎邏輯、有次序、因果,然後由「我執」建構出來的東西。在這個過程裡,會遺失很多感受、體驗、細節,因為「我執」運作的所有目的就是「求生存」。要吃、要喝、要避開危險的事物、要計劃、要安排、要「防衛」。這些信念在剛開始是必要的,因為人在剛出生時必須要這些,才能生存、才能長大。但是這些信念會不斷擴大、滋長,成為信念系統,後來就會變得讓你裹足不前、躊躇不決、對人防備,會變得讓你以為能夠有得吃有得喝、吃得好喝得好,你就會有幸福快樂。現在你知道,為什麼大多數人追求財富,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我要「有錢」才會「幸福快樂」。但這個信念的源頭,不過是因為在你剛出生的時候,你對於生存必要的一切,都是匱乏的。
「我執」不是什麼壞東西。「我執」只是一整套的信念系統,它的運作只是為了讓你活下去。問題出在它本身並不會因為你成熟長大而長大,它就像一套電腦程式,在你小時候就做了一些設定,然後它就依着設定運作,它不會變通,不會更改。
然後你就會發現你生命裡一些事情,好像「重複又重複」。沒什麼,程式的運作就是這樣啊。回圈,回圈。
要脫離回圈,就必須「覺醒」。醒了,你就會看到真相:喔,原來是這樣噢。原來我的程式是做了這種設定。一旦你看到了,你就可以改變。你可以「選擇」。
所以才說,「選擇」是人類最有力量的工具。
你一直都可以有選擇。麻煩的是,你看不見這個「真相」。
說了這麼多,現在可以來談談,什麼是「真實存在」?
換個講法,意思是,我們可以來談談「真相」。
你的心,是判定「真相」的標準。
你永遠都會有「懷疑」。沒問題的,只要「我執」在的一天,就會一直有「懷疑」。
但另一方面,你的心,才是「真相」。
你感受到了溫暖、呼應、平靜、喜悅、耐心,甚至更多的愛,這些就是「真實」。
你的體驗,永遠比你的頭腦更真實。
占卜,感應,你相信,那就真實,你懷疑,那就是假。
意思是,占卜本身是中性的,是無謂真假的。全都是由你的心決定。占卜後來會成真,那是因為你的心一直相信其為真,它後來就會成真。反之,占卜說你會大富大貴,但你卻始終一貧如洗,那並不是占卜的錯,而是你的心一開始就不曾相信你會大富大貴。
所以我們並不需要占卜。你想要怎樣的未來,就看你對自己的心有多少把握。
(真相是,從意識的觀點來看,根本沒有未來,也沒有過去。所有你以為的實相都是幻象。包括時間。
真相是,我們唯一有的就是「當下」。活在當下。這是另一個很大的議題,以後有空再聊。)
最後,高頻、高靈真的存在嗎?
不要問我。問你自己的心吧。
留言列表